首页

女王圣水

时间:2025-05-25 04:10:12 作者:最新研究:稀土颗粒与隐形眼镜相结合让人类有了“红外视觉”能力 浏览量:13003

  中新网上海5月23日电 (陈静 丁超逸)人类可看见的光波长范围仅限于400纳米-700纳米,若能突破视觉极限,人类的感知将拓展到更广阔的近红外(700纳米-2500纳米)波段。

  记者23日获悉,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究,创新性地将一种含有多个荧光发射的稀土颗粒与隐形眼镜相结合,通过可穿戴的形式使人类感知近红外光的时间、空间和色彩多维度信息,更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

  自然界中的光有各种不同频率。当人眼捕获到外界自然光后,可以激活视网膜上识别红、绿、蓝三原色的三种视锥细胞,并根据三种视锥细胞被激活的比例,向大脑发送外界的颜色信息。然而,相对于自然界广阔的光学波段,人眼可感知的波长范围仅有400纳米-700纳米,这意味着自然界中的大量潜在信息会被忽略。

  据悉,稀土元素是指包括钪(Sc)、钇(Y)和镧系在内的17种元素。稀土元素具有非常优异的磁、光、电等性质。上转换发光现象,是稀土材料最为重要的光学性质。人们通过使用长波长的近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使其发出短波长的可见区荧光。

  据悉,复旦大学张凡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团队合作,开展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探索利用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特性,从视觉感知角度赋予人类对红外光的识别能力。通过精巧设计纳米材料的核壳结构,团队在单个颗粒上同时构建了三个不同的上转换发光区域,由于不同发光区域之间用惰性的壳层阻隔,使得它们各自的能量传递和荧光发射过程彼此互不干扰,各自独立。

  课题组成员、化学系2019级直博生陈子晗介绍,稀土元素具有独特光学性质,通过近红外光激发,可以把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转换。人体可以通过纳米颗粒的荧光颜色,判断外界的肉眼不可见的近红外光波长,实现对近红外“色彩”的识别。他们最终制作成高度透明的隐形眼镜。志愿者佩戴隐形眼镜后,通过纳米材料发出红、绿、蓝等三种可见波段的荧光,分别感知三种不可见的近红外光,也可以识别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复色光”,以及多组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图案内容。这表明,具有抗干扰、正交发光和多光谱转换特性的多色稀土发光材料,可以有效地实现人类对近红外图像视觉。

  研究实现了多个近红外光视觉的概念验证。未来,相关成果在医疗、信息处理及视觉辅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可穿戴、非侵入式的隐形眼镜,可以灵活调节人体视觉的感知范围,有望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对话收废品还60多万外债的05后情侣:脏累但自由,这种生活挺好的

央广网六安11月2日消息(记者费权)从皖南水乡到巢湖之滨、从皖北平原到皖西山乡……一幅幅产业兴、村庄美、村民富的新画卷正在江淮大地徐徐铺展,这是安徽乡村法治建设与乡村振兴实现同频共振的见证。

时效更快价格更低 这趟列车能处!

由于村民不知道怎么处理,孟彤往往全程帮他们操作。她记得,广西有一家建设公司招的都是零工,镇上很多村民去那里打工,短暂工作继而离职之后,职工医保却没有暂停。村民不知道怎么联系公司,于是孟彤用天眼查信息联系到公司的负责人,并把村民的身份证拍给他,请对方暂停。折腾了一周,孟彤终于为村民交上了城乡医保。

外媒: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退出新任期竞选

吕大良透露,近期海关总署对全国800多家主要出口企业开展调研的结果显示,69%的企业反映第四季度出口持平或者增长。综合来看,“我们对四季度出口还是充满信心的”。

报告称投资者、企业等越来越重视ESG鉴证 建议尽早做好准备

本届赛事赛程总距离约312.57公里,分为三个赛段,海拔区间为2988米—4034米。第1赛段129.8公里(林芝),第2赛段89.97公里(日喀则),第3赛段92.8公里(拉萨)。

《楚辞大典·第一编》首发

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文化和文明的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使原本诞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万里之外的中华大地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成果。要进一步找准结合的契合点,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使之聚变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巨大优势。要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注入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进行全面挖掘和阐发,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